小張是因為“過敏性紫癜”來到銀川易德中醫醫院住院治療的。劉教授在床邊查房的時候,他講述了發病和治療的過程。關節型紫癜是過敏性紫癜的一種類型,臨床特點是除了有一定程度的皮膚紫癜之外,并可出現關節部位受累,引起關節的疼痛與腫脹。過敏性紫癜發展到關節型的時候,危害性和治療難度都會增加很多。小張在多年的發病過程中,經過了激光治療、微創手術、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。但每次經過有效治療后,紫癜和關節的腫脹疼痛可有緩解,甚至消退。但受寒、淋雨,進食稍多、增加運動,或稍有感冒后,紫癜又會發生于關節附近,并伴有關節的腫脹酸痛,病變主要以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明顯。中醫四診合參,發現紫癜隱約散在,色紫暗,圍繞在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周圍,下肢關節腫脹色青,皮膚溫度發涼,兼見面色晄白,畏寒肢冷,腰膝酸軟,五更泄瀉;舌脈象為舌淡胖有齒痕,苔白,脈沉而無力。辨證為脾腎虧虛。治以溫腎健脾,溫陽攝血。取方以附子理中湯合雙蛸散。主藥:附子、細辛、桑螵蛸、海螵蛸、山萸肉、杜仲、菟絲子、小薊炭、續斷、黃芪、白術、淫羊藿、 炙甘草等。治療5天后,關節周圍的紫癜明顯減少,關節腫脹疼痛緩解;再治療5日,以上表現均消退,遂帶藥出院。此后半年,小張有幾次來門診復診,說他的紫癜自易徳中醫醫院住院治療后再沒有復發。
關注“易德中醫”,傳遞中醫文化,增進公眾健康。
|